如今的美术,外延正持续拓展,不仅包括绘画、雕塑等传统艺术门类,也包含摄影、影像、综合材料等新媒体艺术,还涉及设计、公共艺术、城乡建筑、文化创意等艺术领域。在作品内涵层面,美术努力彰显中国特色、中国风格、中国气派,引领价值理念、展示文化魅力、塑造国家形象。与此同时,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美术,更积极回应现实需求,成为具有实际生产力和推动力的“新动能”,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。

与时代同频共振,是近年来美术创作的强劲引擎。美术工作者一直保持“在场”与“发声”,以高度的责任感、娴熟的专业技能和充沛的情感,借助色彩、造型、影像等讲述中国故事,用精品力作记录时代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,一大批美术工作者用创作表达态度,传递情感,助力抗疫。抗疫主题的优秀美术作品在网络上广为传播,呈现了万众一心、共克时艰的抗疫图景。这些与现实同步的佳作,给人们带来情感慰藉,传递激发信心、凝聚人心的精神力量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大型艺术节目《美术经典中的党史》,成为融媒传播、“跨界破圈”的典范,进一步彰显美术作品在记录、表现重大事件方面的优长。

助推乡村文化振兴,是近年来美术界服务社会的着力点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,艺术助力脱贫攻坚、艺术与乡村振兴联动等,改变了乡村经济模式、文化格局与生态面貌。例如,高等院校师生、文化艺术公益组织纷纷走进乡村,向当地村民、儿童传播美术知识,帮助其拓展视野,引导他们重新认识手工技艺,让美术发挥“扶智”的功能。再如,艺术设计助力乡村建设,改造公共文化空间,为乡村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法与路径。艺术家与村民、村落、自然环境之间的互动,让文化创意与传统文明相融合,“接地气”的艺术搭建起个体与群体、乡村与城市、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桥梁。在美化乡村的同时保存千年文脉,赋予乡村建设个性化表达,激发乡村内生动力,将为“十四五”期间的“乡村建设行动”提供持续动力。

多维赋能经济社会发展,是近年来美术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方向。美术与科技的深度融合,不仅拓宽了传统美术的边界和表现形态,促成了美术创作、传播与消费的一体化,培育出数字美术馆、云展览等文化新业态,更促进了设计领域的升维。环境设计注重通过城市公共环境设施建设的现代化推进城市更新,建筑设计使用新型技术手段提升生态与可持续建筑设计水平,工业设计服务制造业转型升级能力显著增强,园林设计通过数字化应用更好发挥生态效益和维护生态平衡,平面设计凸显创意表达和互动传播……这些都在相关领域培育出不少新兴经济增长点。美术的特性在文创领域的应用尤为广泛,因为创意的呈现有赖于设计师提取关键要素、形成方案、精心研发,设计出高品质的视觉识别系统,从而增加产品附加值,甚至重塑品牌形象。美术追求风格、凸显个性的属性,以及激发创新思维、孵化创意人才的雄厚优势,都有助于促进工业迭代和服务优化。

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浸润大众审美,是美术通过美育开启美好生活的无形力量。在万物皆媒的新传播语境中,美术与生活的边界日渐消弭,“日常生活审美化”和“审美日常生活化”的趋势愈加凸显。伴随着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,美术与生活、社会的融合度越来越高,以多种途径触达个体,并深刻影响大众的审美观念,以多样化的形态释放新的能量。当打卡博物馆、美术馆蔚然成风,当手机摄影成为记录、表现、分享生活美的方式,“人人都是艺术家”正成为现实。从更宏观的视角看,这些都可以视为社会美育的组成部分。伴随着文化公园、博物馆、美术馆等公益性艺术机构的建设,以艺术普及为主、追求均等化的社会美育,更具广阔性、自发性,从而促进着大众审美素质的提升。

时代发展对艺术提出了新挑战、新要求、新使命。美术不仅承担着“创造美”的功能,更积极主动地适应时代与社会的需求,深度参与经济社会建设,通过各种方式和载体把生活变得更加美好,不断蓄积新动能、创造新价值。


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1年08月22日 08 版)

推荐内容